Utopi
a

Alfred workflow

把一些工作流从automation 迁移到了 workflow,其实都是一些简单的bash 脚本啦,只是workflow 同步其他设备方便一点。

workflow 其实可玩性非常高,基本上能做到你想做的任何事情,可惜是平台限定的。

Master in April

又到了每月总结的时候了。

这个月我其实发现搞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都没用,就是刷题,熟悉它的一些小的 tricky skills,也就是你从小到大玩的那一套(移项啊,凑表达式啊,代换啊什么的)

月初我开始做660,高数部分做了一遍发现完全不行,水平太差了,这样下去简直就是闹剧啊!

现在回想起来,第一个月完全不应该看书和做书后习题(当然你基本也应该了解是这么一回事),考察的重点完全不一样:一个是为了你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另一个是选拔型的聪明小技巧竞赛。

应该直接做题,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是。

数学是如此之难,以至于我发现计算机408 太简单了,做了一些王道的模拟题,10个题10个都会做,只会偶尔错几个。数学可不一样,10个我有5个做不出来!所幸做出来的大多是对的。

我在做第二遍660的时候觉得还是不太行,这些题目太散了,而且不全面,我想这可能可能不太适合我(笑)。有成功人士推荐我第一次可以做880。我去买来,发现果然不错:它按章节分简单,中等和困难三个等级,简单基本我都会,这给人很大信心,中等可就要命了,和660没啥区别,以至于我觉得困难和中等也没什么区别了。

计算机看了《操作系统概念》,这书真是太糟糕,作者应该下地狱。

有人推荐应该看《现代操作系统》,我down下来一看,果然不错。可惜那时候刚好骑车把腿摔断了,天天躺在床上看伍迪艾伦的电影,所以只开了一个小头。

数学现在是我最大的困难,人们常说只要刷题就行,可我一直都不太行。我不太相信“熟能生巧”这种讲法,我觉得“熟”只能生“熟”罢了,“巧”的那一方面对于我来说完全是运气,没有任何保证的。“巧”究竟是哪里来的目前还搞不清楚,大脑的自动进化吗?也只能盲信这种理论了。

英语也很有问题,anki显示我快“掌握”了1000个新单词了,但是绝大多数我都不会写。而且由于阅读量远远赶不上背的单词量,导致绝大多数都没在现实文本中遇见过。你可能常遇到 Lacedaemonian,但是从来没见过郁金香。好吧,这俩都不常见,应该是你常见 courage 而不是valor、intrepid等等。

Anyway,现在这样肯定不行,要是有转机一定是奇迹发生了,这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可以说是险象环生,还要加油啊。


title: 2021-05-02 toc: true date: 2021-05-02 23:00:00 tags: diary

关于印度

image-20210502233326118

这人还算是个人?且不说他的这个所谓“教授”头衔。

其实官方号发的那张图还没有那么offensive,毕竟偶尔暴露出他们与 fåscism 高度的家族相似性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但我认为“biao” 这个字眼就不应该从正常男性(或者是人类)嘴里说出来(或写出来),这是令人害臊的,不是吗?不查查这个人还以为是哪个没受过教育的未成年网络小粉红呢。

关于吸烟

我之前是很 contemn 吸烟人群的,但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只是环境和习惯上的一种巧合罢了。

例如我虽然没有烟瘾,但我对微博⬆️上瘾,我尝试戒了好几次都不太成功。

微博对于我的作用和吸烟完全一致:烦躁的时候来上两口。

当然,正如吸烟有害健康一样,刷微博也不会对我的身心带来任何益处。但这就成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习惯。--- title: 2021-05-03 toc: true date: 2021-05-03 23:00:00 tags: diary

做题

我做不出来的时候惆怅、发呆、纠结、自我怀疑、伪沉思中浪费的时间攒出来绝对能……做件大事?

最讨厌的是一种 interrupt的体验,就像使用一个很卡的触控手势操作个人移动电话一样,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把这样的东西扔掉。

这种停滞不前的泥泞的感受比所谓的挫折和失败让人难受多了。就像你在梦里躲避杀手的追杀,撒开腿也跑不出一米一样。

关键是,搞了这么多年,我对这事儿已经疲了,impotence 了,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所以我的忠告是:

做题还是要乘年轻,就和性爱一样。


title: 2021-05-04 toc: true date: 2021-05-04 23:00:00 tags: diary

  1. 奔向去实验室的路上,忽然变成了铁人五项赛,上五层楼是直接在墙体表面攀岩,大家爬得和飞一样快。

  2. 央视的几位美女主持人(当然包括我们最爱的王冰冰女士)做节目,我一不小心成了“被采访路人”,当问起我叫什么名字的时候我犹豫了:我这个名字起的时候完全没考虑对标准普通话的适配,导致极其难发音。我一直想把它换掉,比如“高枕无忧”、“高山流水”什么的。

比尔盖茨离婚

天啊!比尔盖茨一直是我们这一代人“好好先生”的榜样,代表着最传统的道德取向,就好像“离婚”这种事(凭什么好好先生不能离婚?)是永远不会发生在他身上的。

之前对他没怎么在意(!),看了一下,几个有趣的点:

  1. 他全名叫 威廉·亨利·盖茨三世,但这只是一个命名传统,他祖上并不是贵族什么的。
  2. 他39岁才第一次结婚,娶的是自己公司的产品(销售?)经理。不过与我们刻板印象中的极客找不着女朋友的惯例不同,比尔盖茨之前的情事相当丰富,他应该只是不喜欢太早被婚姻束缚住罢了。
  3. 盖茨夫人貌似在洗碗这件小事上与盖茨有过多次争执(不请保姆吗?)
  4. 很多写手说他俩婚姻里面纯白无瑕,其实比尔也有过花边新闻,只不多当年另一个“比尔”的桃色新闻(克林顿)更加轰动,所以大家都没怎么在意。

最近看了很多伍迪艾伦的电影,主题大多数是复杂纠葛的男女关系,这让人对现代婚姻有很大怀疑。

日本饮用水氟化物超标

呵呵,就这新闻也敢上热搜,纯粹是利用信息差骗傻子。

我想也不用想中国指标肯定这个高,区别只不过是高不少和高一个数量级的罢了

……

几年前看过一个净水器的横向测评(软广),比较了北京各地区的水质,结果自然不用说,是很触目惊心的。

(其实我相信每个在北京住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毕竟那种水质差是差在物理层面上的,手都能摸出来。)

虽然我知道他们为了卖净水器肯定夸大了长期饮用水质差的水的健康风险,但水质检测机构工作不力我是非常相信的。

毕竟我有个远方亲戚就在老家做食品检测(公务员),具体就是饭店和菜市场里食材的抽检。

这是个闲职,毕竟他从来不真的检,天天免费吃菜。

……

托马斯杰斐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Men are more disposed to suffer when evils are sufferable, that right themselves 巴拉巴拉。

去年我们宿舍喝了一年的纯净水,就是因为旁边饮水机味道太大,已经不sufferable 了,后来味道小了,就又接着喝了。

All men must die, 管它呢!

慢社交

我一直有这种怀旧的想法,回到过去没有即时社交和新闻的时代:每天只检查一次电子邮件,看一次全球要闻的报纸(塔勒布建议最多一个月看一次)。

其他时间就只有面对面或者电话交谈。

信息频率越高垃圾占比越多,浪费时间和精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日记也是这么回事,99.9% 都是毫无意义自言自语的废话,我自己从来不看第二遍,否则一定会尴尬到去世的。

……

说做就做!现在就把$(date "+%Y-%m-%d") 改成$(date "+%Y-%m"),只每月生成一篇。

我觉得可能一个月写一篇对于一个长期的项目来说更好管理,也避免了“今日无事”的尴尬。有一说一,最近基本就是在做题,不看看微博压根没什么事情好写的。


title: 2021-05 toc: true date: 2021-05 tags: miary

  1. Ccp 好像侵入了我的梦(我说真的),在梦里被迫上了一场”同上一场疫情大课“(在现实中我总是糊弄学大师,一分钟也没听过),整整上了两小时,直到上完才允许醒来。我真是烦透了这帮油腻的人!

  2. 宿舍窗是爱琴海,能看到礁石、灯塔和游艇,海和天都是最让人舒服的纯蓝色,但是相机找不到了。

  3. 默写、又是语文默写!我这辈子绝大多数不真诚(目前为止)都花在默写上。

  4. 一个有魔法的世界。

    绝大多数人穷的要死,每天不是工作就是做题(小孩),没有一点娱乐。

    富人富得要死,但他们很快就觉得无聊了。

    他们最终发现,最有意思的事情是玩给穷光蛋看。

    于是就在扬子江租了几个游艇,请了几个大家都认识的porn star,每天在上面举办carnal party。

    我在岸边看了几场,觉得表演性质严重,并不是真的那么有意思。

  5. 表姐婚礼请了成建制的管弦乐队+儿童唱诗班,童声反射到穹顶上再回声,美妙极了!

  6. 朋友送了一款手机,本来以为是iPhone,拆开看是索尼,细细长长的,还带潜望式取景器。

  7. 被绑架到一辆面包车后面,我奶奶和女匪头子在车头车尾对射。

  8. 在梦里,我也曾经是一个鸡娃,周日早上学英语,下午学美术。

    分别在俩不同的教育机构,学美术那个我一直找不到班,所以直到课程结束也没上过一节课。

    学英语那个有完备的分拣系统,先在前台领一个牌子,然后到对应的楼层等着,等上一波人走了就到你了。

    还遇到以前的女同学 ,但我们都把对方的名字忘记了(醒来后也想不起来!),我只好打趣说这是艾滋海默症的前兆。

  9. 现在教解析几何的老头子回到初中给我们教概率论,,,

    他给我们发的作业我就写了他那堂课要写的,前面全是空的,好在他也就收上去看看那一课有没有写。

    这个梦让我意识到时间流速的多样性。我在1:00到1:18分做的这个梦,却在梦里经历了完整的45分钟,还写了一个小测验。

现在我们宿舍最早有5:40起的(打篮球),然后我就醒了,看了看钟,然后睡着做了以下的梦:

  1. 机器学习的老师:为了辅助同学们考研,从今天开始我们每天出一张卷子,原则上不强求,但是你们要拿给我批改。

然后他的脸就渐渐变成高中老师的模样。。。

第二波人是6:30起的(背单词?),然后我又醒了,看了看钟,然后睡着做了以下的梦。

  1. 给王冰冰节目组做摄影师。

路上王冰冰就坐我旁边,导演开车,叫我拍拍路边街景。

导演给的摄像机好小好精致(我这关注点都在哪儿?),拍出来的颜色很好看。我忍不住把头凑到前面看是什么牌子的摄像机,但只看到EOS。

“这是EOS R6吧” 我随便猜了一个。

”对啊,我最近刚买的“ 王冰冰答道(好家伙是你自己买的啊)

“欸,你怎么把头伸到前面去了?”导演回过头来训斥我。

“这镜头真不错啊,f2,这么小,对焦还快,不比相机本身便宜吧?” 我又把头伸到前面去看镜头参数。

“呵呵,,,嗯”

一路上拍了很多一闪而过拉板车的老北京和垃圾工人,以及奔波忙碌的“普通人”,好像和节目的岁静风不相符合呢。

“你看看这个,我朋友婚礼现场,你说他们怎么做出来的?” 王冰冰拿出一块平板给我看,但是亮度很低,我得把头伸到她包里才能看清。

是一个极为俗套但颇为宏大的场景,红莲绿柳,中间坐着新人和一群小孩子。

“人坐在绿幕上扣出来,然后合成吧,应该不难吧。”

“但这太俗套了,你应该看看博杜安的婚礼” 我掏出手机,想了一下应该是属于“screenshot”的分类,但怎么都找不到分类入口了,screen也老是写错,搜索不出来任何东西。

我在梦里就没成功使用过任何键盘类产品!

然后7:30闹钟响了,我也起来了。

  1. 黑白的画面,乡下的农屋,父亲睡不着觉,他很担忧。我忽然想到安东尼奥尼的一部电影,叫《星》(睡醒后我发觉完全是我自己把他的三部曲和另外一部费里尼的电影拼凑杜撰出来的东西,现实中不存在),里面也有一位担忧的老父亲,我忍不住在梦里哭了出来。

    现实中,他确实很担忧,有段时间我奇怪为什么他还没疯掉。

    他担忧的主要有两件事,都直指生命的终极问题。他和我的对话永远只有这两件事:他的养老和我的未来,一般以如下开头:

    “我的一生已经结束了,现在就看你了……”

    “等我快死的时候……”

    当然,他自己完全没有死亡焦虑,他完完全全逃避这个话题,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之前的一段时间上。

  2. 我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斯维登堡忽然出现在我面前,以一种倒挂着的骷髅的形式。

    显然他把我吓了一跳,事实上是吓“醒”了。

    我动了动身子,发现阻力很大,这种情况我相当熟悉了,其中一种俗称叫“鬼压床”。

    一种“科学”的解释是短暂的脊柱神经麻痹,头醒了,身子还没有。

    对付这种情况我很有经验了:①如果有吓人的东西出现,就躺平任艹,快到极限的时候自然会吓醒或者不了了之。②如果什么都没有而你恰好赶时间的话,就攒一股蛮力挣扎起来,只要你力气够大就总能起得来(实在起不来说不定人生就重开了)

    ……

    什么都没有,虽然我不赶时间,但这么躺着太无聊了,不过矛盾在于“攒一股蛮力”其实挺累的。

    我决定先从简单的做起。

    我先把被子掀了,掀了好几次才成功。

    然后我想把身子在床上转90度,但就在我成功挪到快30度的时候,我失望地发现被子没掀掉,人也在原地没动:这只是大脑对你动作的一个模拟。

    我怒了,“攒一股蛮力” 噗通一下坐起来了,就在我准备把腿伸出去的时候我发现这还是一个错觉:我还在原地躺着,坐起来的视觉变换 again 是大脑为了安抚我的一个错觉。

    我拼命挣扎,我以为都快跑出宿舍了,最后终于在床位上醒来了。

    ……

    这不禁让我思考,现实世界是否是一种更加稳定的错觉呢?

  3. 教我们随机过程的老师看我们都不在听课,语重心长地说:“我这门课你们大多数人都会这么混过去,少部分人浅尝辄止地钻研一下,然后学期就结束了。”

    对啊,这大学感觉什么东西(除了vim)都没深入学进去,题都不会做,更别说别的了。

  4. 家里开了模型店,买了一条纳尔逊,三炮塔前置的那种。

  5. 一个为期20天的所谓什么“博雅教育”,内容是工艺美术和哲学的大杂烩。一半同学一飞机拉到🇭🇰教育,一半留在本地。

    同学在现实中也来没见过,好像都是强人和贵妇,不怎么会正眼看你的那种。

    ……

    和父亲在飞机场因为先买票还是先办托运起了争执,小打小闹了一番(其实是大打大闹)

    ……

    正早读呢,是费曼的一本讲科学方法论的黑皮书,指导老师(其实是监工)过来温柔地问我各项项目的进展情况(博雅教育也是有作业的),我都回答:“这个没做呢还没做呢这个应该不用多久时间~你不说这个我都忘记了”

    好不容易把她支走了,一会儿又跑来了:“你是不是和你爸爸在机场打架了?Police调了监控,要你配合调查一下”

    我走出去,一男一女俩Police,朝我敬了个礼,手铐深红色的,要把我铐上。我爸在一边站着,已经被铐上了,可怜兮兮的。

    我:“Police同志,我先去方便一下,不然一会儿方便就不方便了”

    “行“,回答的女Police起码有5~60岁了。

    我一边方便一边回想起以前在知乎上看的法律段子:好像Police不能这么随便铐人的啊!

    回来我就一本正经向两位人民Police敬了个礼:”依据中华人民XXX法,我需要请二位出示你们的逮捕证,以及向我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手铐等器械XXXX。“

    然后他俩就把我爸手铐给解了,把我俩塞进一辆红色的敞篷桑塔纳,还挺挤的,因为后来后座哦又上来一他们同事,坐后面不停抽烟。

    我嫌烦了,就直接醒了,把我爸一个人留在梦里。

    ……

    起床看了一下,好像确实是可以随便铐的,特别是我们这种”打架斗殴“的,是明确写在法条里面的。

  6. 淦,和上一个连载了,博雅教育瞬间变成高考工厂,我们实践各种反行为行为,俗称偷懒。

我心深处

Screen Shot 2021-05-04 at 4.50.47 PM

俗人怎么了?我现在就讨厌那些装模作样的(伪)知识分子。个个优越感满满,心里各种歧视和偏见,连个好人都算不上还以为自己多高级呢。

俗人多好,我就是个俗人。片中那个俗人后妈(其实按我们这边来讲根本不能算俗人,收藏非洲雕塑的人能叫俗人?)给大伙带来多少欢乐,那个“雅人”母亲一出场气氛就令人窒息,两个女儿多少被搞得有点精神病。

看了十几部伍迪艾伦的电影,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彻底的绝望。

不能再看那些描写小资产阶级精神危机的电影了,一来我离小资产阶级差距太大,没什么参考价值,浪费时间和,二来这些问题本质上也是无解的。

人如果能傻乎乎就这么快乐过一生就很好,哪怕是有一点愚昧也不要紧。

比尔盖茨的住宅

云参观了一下。

就,,,有必要做28个洗澡间吗?在什么极端的情况下会有28个人同时在你家洗澡呢?

25,00 平方英尺的餐厅也就算了,毕竟可能要请很多人吃饭什么的。但25,00 平方英尺的健身房就太离谱了,里面少说30台跑步机,什么情况下会有30个人同时在你家运动呢?不消说另外还有一小一(巨)大两个游泳馆。

其实仔细一想,我们在鸽子笼里住惯了,比那大的怎么也感觉没必要,用不上,也许这就是贫穷限制想象力吧。

就好像Party 这个概念一样,在这边聚会基本指的是去饭店吃饭,但在大洋彼岸又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形式。

事实上在这里的大多数家里,有点规模的 party根本开不起来,在你家客厅同时站28个人不要挤死?

……

我和我妈吐槽25,00 平方英尺的健身房,她说:小了(!)谁谁家健身房有那两个大,谁谁家健身房刚好200平,还嫌小,只好用镜子扩充一倍。

徒手攀岩

https://weibo.com/1596861115/KdtzZxeLR?type=comment#_rnd1620219572610

这太疯狂了,我觉得怎么着得配一个攀岩锤什么的。

从风险收益看,做这个还不如做矿工呢,感觉矿工危险还小一点。

这不公平啊,这么玩命一个月才给6~8千,相比之下拼多多HUAWEI的加班算个啥?

虽然我不同意马前卒的绝大多数观点,但这点我是同意的:这些地方就不应该修电线,而是把人迁出来。

乃万谈男孩的梦想

其实”男孩子们“只是说说,过过嘴瘾罢了。

大多数人根本买不起啊,好像汽车是个iPhone 12 Pro Max似的,最后还不是爸妈给买了?

买车买房也是个附带品,其实梦想还是娶媳妇。

很多社恐觉得自己单身是因为钱,其实和钱半毛钱没关系,就是人不行。如果去看看乡间八卦的话,你会发现不管啥人都能有affair。

但是,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怎么能忍受自己的伴侣suffer 这样的贫困的状态呢?我自己都不能忍受。

这可不是我爸妈那个时代了:再漂亮的姑娘都得嫁在10公里以内的人家,而10公里以内的人几乎都差不多贫穷,只好闭着眼睛瞎选一个了。

英语阅读

就。。。一篇阅读正常人看完一般5~8分钟,但其实翻译成中文的字数非常少,60s 以内就能看完了。

中文字本来就少,看得还快,这导致我们看英文几乎不可能比中文快(除非是熟悉的邻域,比如技术文档)

Vimdoc

最近完整看了一遍文档,受益匪浅。

其实要想完整学习一个东西,最好是通读ta的文档,但不要一开始就这么做,否则你不太容易理解文档的内容。而是要在一些简单的实践之后再去看,不过很多人以为懒惰就把这一步省去了。

我觉得现在市场上的ctag插件的智能程度还不太够,相较之下vscode 就做得非常好,有空(肯定没有)我来写一个好用的。

天气好热,吃饭都没什么胃口。

CMOS

原来如此,我小的时候还奇怪为什么电子设备关机了时间还能正常走,原来有单独的硬件,我以前还以为是GPS卫星同步的呢。

热到失眠,最后我们一致同意24h空调全开。

忽然发现一个问题!

我看了这么多美女吃播、美女学霸、美女xx,看得都有点自卑了:自己完全是一totally shit啊!!!

忽然想到,怎么很少看见帅哥在做对应垂直邻域呢?

油管帅哥程序员、学霸就很多,但中文世界好像很少看到。

Screen Shot 2021-05-10 at 9.33.25 PM

汪辉武

有一说一,没必要自己出精啊,你又不是模特,大腹便便还秃头,别把人家好基因给冲没了。

他到底想干嘛?

2X podcast

听习惯了现在看YouTube 听人讲话一倍速感觉好奇怪。

William Lin

魔鬼啊,这人。

正常人读题速度都没他写得快。

我这智商以后千万不能和这些人做同事,否则不就是智障吗?

我这个阅读能力也很有问题,目前就幼儿园水平,这以后咋办?

焦虑

常微分方程错好多啊!我这脑袋就像带有随机漏电的寄存器一样,各种随机错误。

我一为考研发愁就开始为以后的事情发愁,事业婚姻什么的,然后就到死亡了。

在我映像里,人过了30人生基本就结束了。

直到今天我还不能接受自己的死亡。

以色列

看了一下铁穹反火箭弹的实战视频,有点东西。

2858F951-42DD-4C24-B8B9-FC17B64290AD

头对头拦截不命中之后导弹能瞬间掉头180度追尾,厉害了!

以前看响尾蛇X能向后发射就感觉🐂得不得了,但是离铁穹还差得远。

铁穹这种估计是地面雷达辅助的,空战估计不行,否则战斗机机动还有啥意义呢。

庞氏骗局

越来越感觉编程和考研即将变成旁氏骗局一样的东西:本身不赚钱,但是假装很赚钱,然后教你去做这些事赚培训费。

大暴雨

我:”我寻思着咱们得趁还没下大赶紧回去了“

同学:”他俩还不没回来吗?雨中散步应该也要不了多久。“

一想到雨中散步,就想到我爸妈,特别是我妈,实在是太惨了,虽然这一半怨我爸,一半怨我,但是,,,

一定要好好努力(both 物质上和精神上)不能过这样的生活。

体重

重回69kg,很奇怪,这段时间天天吃也不运动反而瘦了。

看到一个台湾工程师,也不是很有肌肉,但就是那种看上去荷尔蒙水平爆棚的感觉,不像俺们一个个像蔫了一样。

这样才能做到像他那样呢,锻炼吗?

消火 AKA masturbation

Screen Shot 2021-05-21 at 5.01.12 PM

生物学家常说人类是动物界为数不过的一年四季都发情的动物,我觉得四季还是相当有分别的。

我夏天火就异常大,冬天就没什么。

有一些邪教觉得火大就应该憋着,这很显然是荒谬的。正确的方式是以最小的时间、精力成本维持体内化学元素的平衡。

我觉得最珍贵的不是gush 的那一瞬间,而是那之后的十几秒、几分钟、数小时、数天(it depends):性激素水平降低到低谷,我的心就纯洁得像圣婴一样,匆匆走过的短裙女孩我看都不看一眼。

当索福克勒斯已经很老很老的时候,有人问他是否还有男女间的床第之事, 他回答得很好,他说:“绝无此事!摆脱了那种事情,有如摆脱了一个粗鲁而又疯狂的主人一样,我简直高兴极了。”

塞西罗在《论老年》中谈论到老年人的性:

可以说,一个人在经历了情欲、野心、竞争、仇恨以及一切激情的折腾之后,沉入筹思,享受超然的生活,这是何等幸福啊!

当然很多性自由主义者对这种卫道士的发言相当不满,觉得趁年轻就应该多做多享受。矛盾在于,人的激素水平在青年时期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一种较高的水平,但我们其实只要它们片段式的在几千个特定时间点维持高水平就够了,而不是平均的、日常的高,毕竟我们还要做别的事情呢!

所以这世界发明了壮阳药,为什么没有发明弱阳药呢?男的吃了就没那想法,女的吃了就不排卵、不来月经,这不比催情药有用一万倍?

人们通常给发情的宠物做绝育,如果弱阳药发明的话,每个中学生肯定(被逼着)天天吃。

Body shame

男的其实也有,我们宿舍最近开始集体减肥,其实大家都不肥,身高都在178183cm,体重都在6875之间。

我老早就放弃治疗了,该吃吃该喝喝,每次走过镜子都被自己丑得吓一跳:卧槽这男的谁啊?

香蕉🍌也有保质期

买来有段时间没吃,今天看已经变黑了。

橘子🍊就没事,放多久都没问题,为什么呢,香蕉的皮漏气吗?

傅里叶级数

真奇怪,一个月之前学的东西现在忘得一干二净,就好像从来没有这个东西一样。

还有曲面积分也是,有一段时期我觉得自己完全搞懂了,然后现在完全搞不懂!最荒谬的是,我两年前曾经做过家教教别人曲线、面积分!

这些人是怎么做到在这么热的天打篮球的?

领导签字

有一说一,这大学老师当得真爽,一周没几天在办公室。次次找人都不在。

学院文员就惨了,每天下午有例会,2点开到5点。

我:”你们这会开得可够久的啊。“

她:”可不是嘛,烦死老子了!“

海伦凯勒

她居然是斯维登堡教派的。

我之前以为她是18、19世纪的人,结果人家20世纪的。

她和当时很多文青一样,迷恋socialist,不知道她晚年怎么想?

40k

姨妈家房子涨到40k/m^3 了。

姨妈:”你说这合肥房价会不会跌?“

我:"为什么,你那儿学区房?"

姨妈:"gover又批xxx亩地,起拍价都18k,加上XX款(报菜名一样报了十几项成本),我们搞审贷的都传开了"

……

一点小的后续:

我妈:”你那钱还多吗?“

我:”多,多的不得了,怎么花都花不完!“

我妈:”那你下个月生活费一时半会儿给不了咯,我把钱全秘密借给你小舅买房子了。“

我:”他不是已经过了35岁了吗?“

我妈:”找别人摇的号,不过现在又没摇上,你XX买房的时候,你爸也偷偷借钱出去,这几年我才知道,这事儿你别和你爸说!“

结婚也能内卷

我表姐嫁出去之后给她的一个家族分支中的所有有待字闺中的家庭造成了偌大的恐慌,开始疯狂给闺女们介绍相亲对象,好像谁先结婚就赢了一样。

妈的,简直窒息!

葬礼音乐

晚自习一队唢呐声飘过。

很奇怪,婚礼一模一样,葬礼也一模一样,听了这么多年了都没变化。

我葬礼(不是说不办吗?)一定要搞点别出心裁的。

完了,舍友们已经开始不吃饭学习了!

现在就我一个人吃早饭了。

这气氛太压抑了,不和他们一块学习了。

我们为什么没能等来飞行汽车?格雷伯论技术减速

这篇文章非常好,其实也没啥,就是文化人的爽文,但是写得确实非常爽,我摘录几段:

一个神秘的问题笼罩着我们,一种失望的感觉,一种我们在孩提时代被给予的关于我们的成人世界该是怎样的承诺被打破。我不是指孩子们总是被赋予标准的虚假承诺(关于世界如何公平,或努力工作的人如何得到回报),而是一个特殊的世代承诺——给予50年代、60年代、70年代或80年代的孩子——这个承诺从来没有被完整表述为一个承诺,**而是一套关于我们的未来成人世界将是什么样的假设。**既然它从来没有承诺过,而现在也没有实现,我们就会感到困惑和愤慨;但同时又为自己的愤慨感到尴尬,因为我们曾经如此愚蠢地相信我们的长辈。

简而言之,飞行汽车在哪里?力场、牵引光束、传送舱、反重力滑板、三录仪、长生不老药、火星殖民地,以及其他所有20世纪中后期成长起来的孩子都认为此刻应当存在的技术奇迹在哪里?**即使是那些似乎即将出现的发明——比如克隆技术或低温学——也最终背叛了它们的崇高承诺。**它们到底怎么了?

其实飞行汽车啥的都不重要,长生不老药才是最要紧的,在地球上惊心动魄混了这么多年,一会儿就归零了实在不能接受,这难道不是最大的存在主义危机吗?

阿波罗登月时我才8岁,我记得自己算过,到魔幻的2000年我将39岁,我想知道那时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我有没有想到自己会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里?当然有。每个人都这样。我现在觉得自己被骗了吗?我似乎不太可能活着看到在科幻小说读到的所有东西,但我从未没有想过一个也看不到。

是啊,哆啦A梦生活在2020年。我小时候觉得2020年简直就是科幻中的世界啊,现在呢?机器猫口袋里的道具一个都没发明!

看最近一部《星球大战》电影时,我想到了这个问题。这部电影很糟糕,但我不得不为其特效质量所折服。回忆起50年代科幻电影中典型的笨拙特效,我就在想,如果50年代的观众知道我们现在能做的事情,他们会多么惊奇呢——但我意识到:「事实上,不会。他们根本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是吗?他们会认为我们现在本该能做到这种事情,而不只是想出更复杂的方法来模拟它。」

以至于很多人现在都觉得登月是假的,因为之后再也没有了!

「工作终结」的论点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流行,因为社会思想家们在思考,一旦工人阶级不复存在,传统的工人阶级领导的民众斗争会发生什么?(答案是:会变成身份政治。)詹姆逊认为自己是在探索新时代可能出现的意识形式和历史感悟。

而实际发生的情况是,信息技术的传播和新的运输组织方式——例如航运的集装箱化——使得这些同样的工业工作被外包到东亚、拉丁美洲和其他国家,在这些国家,廉价劳动力的供应使得制造商可以采用比他们在国内更简陋的生产线技术。

从欧洲人、北美人和日本人的角度来看,结果似乎与预言差不多。烟囱工业确实消失了,工作岗位被分给了下层的服务人员和坐在防腐泡沫中玩电脑的上层人员。**但在这一切之下,人们不安地意识到,后工作(postwork)文明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我们精心设计的高科技运动鞋,并不是由智能机器人或自我复制的分子纳米技术生产出来的,而是由墨西哥和印尼农民的女儿用老式缝纫机生产出来的。由于世贸组织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制定的贸易协议,这些农民的女儿已经被赶出了她们祖先的土地。这是一种隐藏在后现代敏感性及其对图像和表面的无尽游戏的庆祝之下的罪恶感。

确实,我一表哥到国内(其实也是世界)某top2 汽车仪表装配厂做物流主管,原以为管的是一尘不染的精密车间内的机械手(宣传视频里),谁知道工作还是简陋流水线上的人做的,产能紧张的时候他自己还要亲自下去拧螺丝。。。

科幻小说中的一些幻想(现在我们不可能知道是哪些)可能已经被带入了现实。对于之前的几代人来说,许多科幻小说的幻想已经变成现实。那些在世纪之交读着儒勒·凡尔纳或H.G.威尔斯长大的人,想象着有飞行器、火箭船、潜艇、无线电和电视的1960年世界——这些几乎都实现了。如果在1900年想象人类登上月球并非不现实,那么为什么在60年代幻想喷气背包和机器人洗衣工就不现实了呢?

对啊,特别是家务活的自动化。虽然有洗衣机、洗碗机、吸尘器和扫地机器人,但主妇们的工作流程并没有比几百年前有什么质的飞跃,这简直是人类之耻!

**托夫勒写道:人类并没有为变化的速度做好心理准备。他为这种现象创造了一个术语:「加速推进」(accelerative thrust)。**它始于工业革命,但到了1850年左右,它的影响变得无比明显。不仅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改变,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类的知识、人口数量、工业增长、能源使用——**都在发生指数级的变化。**托夫勒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对这一进程着手进行某种控制,建立机构来评估新兴技术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禁止可能对社会造成太大破坏的技术,并引导朝着社会和谐的方向发展。

虽然托夫勒描述的许多历史趋势是准确的,但这本书出现的时候,这些指数型趋势大多停止了。就在1970年左右,世界上科学论文发表数量的增长开始趋于平稳,自1685年以来,这个数字大约每15年翻一番。书籍和专利的情况也是如此。

托夫勒对「加速」的使用尤其令人失望。在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最高旅行速度是每小时25英里左右。到了1900年,它已经增加到了每小时100英里,而在接下来的70年里,它似乎确实在指数级增加。当托夫勒在1970年写下这篇文章时,人类旅行的最快速度记录大约是每小时25,000英里,由阿波罗10号的船员在1969年达到。按这样一个指数级增长,似乎有理由认为,在几十年内,人类将探索其他太阳系。

自1970年以来,速度没有进一步提高。人类有史以来旅行速度最快的记录仍然是阿波罗10号的机组人员。诚然,1969年首飞的商用客机协和式飞机,最高时速达到了1,400英里。而首飞的苏联图波列夫图-144,速度更是达到了每小时1,553英里。但自从图-144被取消,协和式飞机被放弃后,这些速度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金里奇还有一位大师,一位名叫乔治·吉尔德(George Gilder)的自由主义神学家。吉尔德和托夫勒一样,对技术和社会变革十分痴迷。吉尔德以一种奇特的形式,表现得更乐观。**他支持曼德尔第三波论点的激进版本,坚持认为,随着计算机的兴起,我们将看到一种「物质的推翻」(overthrow of matter)。**旧的、物质主义的工业社会,价值来自于体力劳动,它正在让位于信息时代,在这个时代,价值直接从企业家的头脑中出现,就像世界最初从上帝的头脑中虚无地出现一样,也像货币,在适当的供给侧经济中,从美联储中虚无地出现,进入创造价值的资本家手中。

哈,这不就虚拟货币吗?

此时,所有的环节似乎都已经整齐划一地落到了实处。到了60年代,保守的政治势力对技术进步带来的社会破坏性影响越来越谨慎,雇主们也开始担心机械化的经济影响。苏联威胁的消退,使得资源可以重新分配到对社会和经济规划压力较小的方向上,或者分配到支持一场运动,以扭转进步社会运动的成果,并在美国精英们所认为的全球阶级战争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的方向上。优先事项的改变体现为大政府项目的退出和市场的回归,但实际上,这种改变使政府指导的研究从NASA或替代能源等项目,转向军事、信息和医疗技术。

**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一切。最重要的是,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即使那些资金充足的重点研究项目,我们也没有看到任何类似50年前预期的进展。**如果说95%的机器人研究都是由军方资助的,那么,能从眼睛里射出死亡射线的克拉图(电影《地球停转之日》中的外星人——译者注)式的杀手机器人在哪里?

近几十年来,军事技术显然取得了进步。我们从冷战中幸存下来的原因之一是,虽然核弹可能像宣传的那样厉害,但其运载系统却不是;洲际弹道导弹没有能力打击城市,更不用说城市内的具体目标,这意味着,除非你打算毁灭世界,否则首先发动核打击没有什么意义。

现代巡航导弹相比之下较为精确。不过,精确制导武器似乎从来没有能力暗杀特定个人(萨达姆、奥萨马、卡扎菲),即使投下数百枚也不行。而射线枪也没有实现——肯定不是因为没有尝试过。我们可以假设五角大楼花费了数十亿美元研究死亡射线,但到目前为止,最接近的武器是激光器,如果瞄准正确,它可能会使直接看着光束的敌方炮手失明。这不仅卑劣,而且可悲,激光不过是50年代的技术。可以造成眩晕的激光器似乎还没出现图纸;而在步兵作战时,几乎所有地方的首选武器仍然是AK-47,这是苏联设计的,以其问世的年份命名:1947年。

确实,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居然还没发明在各方面更好的突击步枪!

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一个世纪过去了,美军还在使用勃朗宁先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明的手枪和重机枪!

**发生改变的是官僚制文化。**政府、大学和私营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多,导致每个人都使用源于企业界的语言、感性和组织形式。虽然这可能有助于创造适应市场的产品,因为这是公司官僚制度的目的,但就促进原创性研究而言,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我的知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大学。在这两个国家的过去30年里,用于行政事务的工作时间比例急剧上升,几乎牺牲了所有其他工作。例如,在我自己的大学里,行政人员比教员多,而教员花在行政管理上的时间至少与花在教研上的时间一样多。世界各地的大学或多或少都是如此。

确实,找领导签字盖章这种反人类的事情为什么没被电子化?

当市场化充斥着大学生活时,它所撰写关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件,可能不过为了把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在摇篮里。在过去30年里,美国没有出现任何重大的社会理论新作。我们已经沦为中世纪的学者,从70年代就开始编写无休止的法国理论注释,尽管我们意识到,如果今天的学术界出现德勒兹、福柯或布尔迪厄的新化身,我们还是会拒绝授予他们终身教职。

曾几何时,学术界是社会上那些古怪的、聪明的、不切实际的人的避难所。现在不是了。它现在是专业的自我营销者的领域。结果,在这一历史上最怪异的社会自我毁灭中,我们似乎已经认定,我们古怪的、聪明的和不切实际的公民已经没有一席之地了。大多数人都在母亲的地下室里苦苦挣扎,最多只能在互联网上偶尔进行一些急性介入。

而然这儿的母亲几乎都没有地下室。。。

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官僚体制的社会中,那是因为官僚体制的规范和做法已经司空见惯,或者更糟糕,我们无法想象以其他方式行事。计算机有力地削弱我们的社会想象力。正如18世纪和19世纪新型工业自动化的发明产生了矛盾的效果,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全职工人;**而所有旨在使我们免于承担行政职责的软件,也使我们变成了兼职或全职的行政人员。**就像大学教授似乎觉得他们不可避免地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管理项目基金一样,富裕的家庭主妇们也轻易地接受了每年花几周时间填写40页的在线表格来让孩子上小学。我们花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手机上输入密码管理银行和信用账户,并学习如何完成曾经由旅行社、经纪人和会计师完成的工作。

有人曾经计算过,一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中会花6个月的时间等红灯。我不知道填表所需的时间是否有类似的数字,但至少不会比这少。在世界历史上,没有任何人群花如此多的时间从事文书工作。

对!所以我把经常填的所有信息(名字、电话、身份证……)都写成了snippet,电脑端用Alfred驱动,手机端用讯飞输入法驱动,18位数字只要点两下就搞定。

工作最重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看一个在加(加拿大的加)台湾工程师(就是上面那个)实习谈工资的经历,当年(5年前)的实习工资是每小时35刀。。。(原本30刀,他就提了一嘴儿,整个学校(滑铁卢大学)招的人都是35刀了。)

然后他又出了一期硅谷工资水平,最低一级是L3,给应届毕业生的,年薪约合130万人民币。。。

所以工作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肯定去大洋彼岸啊!要不然拼死了还没实习生拿得多。

不是说(曹德旺说的)中美工人阶级薪资只差6倍的吗?为什么软件工人能差十倍啊!

人大附中

就,,,有啥好嫉妒的,人家法老还有金字塔呢,也没见着人人都想有啊?现在普通中国人的野心已经大到这种程度了吗?

看了半天,所以人们嫉妒的重心居然是保底上清华吗?这也太“皇帝的金锄头了吧?”做梦都想着刷题呢!

一个思考:当年80后对教育喷得最厉害,现在他们小孩也该长大了,所以呢?

人人都知道河北高考不公平,但成千上百万的河北孩子还不是就这么年年考吗?这像不像犹太人,一队队排着进焚化炉。。。

台灯坏了

只能调开关,不能调亮暗和色温了。。。

本来还想当成传家宝给孙子/女用呢,小米还是不行。

……

半个月后:又莫名其妙好了,又可以传给孙子/女了

胡子

越长越快,几乎要三天一剃了。

快速切换墨水颜色

看考研专题辅导视频,讲课的老师要反复切换PPT画笔的墨水颜色,每次要点一个很小的区域三四次,熟练到令人心疼。

要是我就写一个宏(我不会写BASIC的宏,但我估计不难做到),按键快速切换自定义的墨水颜色。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没有人写呢?

假哈雷

又遇到一辆!

停我旁边的那位大哥的“摩托车”看起来巨酷。不过,显然,在这么狭小的车位上把车倒出来是不容易的。

我就站在旁边看他一点点把车倒出来,就在我准备迎接发动机的轰鸣时。。。

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把车开走了!?

这居然是台电单车!

数学是时间黑洞

我一做数学题时间久过得飞快,一天做不到50题就这么过去了。

有人半天做100道题是怎么做到的?

Power rider

吃完饭回来看到一位女士,把一架普通的女士休闲车(无变速)踩出了兰博基尼一般的速度,太酷了!

Why I Procrastinate - Articles - InvisibleUp

https://invisibleup.com/articles/27/

很有意思,quote

But wait, there's more! I'll get distracted by windows, slightly off ceiling tiles, the shelves of books next to me, fire extinguishers, cracks in the plaster, and my own thoughts. I'll even get distracted by my own body! I often find myself bouncing my legs or bouncing back and forth in my seat, stuck in a daydream, totally absorbed in the rhythm. If my mind's set on not doing the thing then *it will find distractions* so it can not do the thing.

年轻就是好啊

和一同学吃饭,他:昨晚我打游戏打到12点,感觉不能这么颓废下去了,就开始做数学题,一做做半天,一看钟:发现已经4点了!

这身体真好啊,我从来就没有熬夜成功过,最多看电影看到1点半头就要炸了。

The Sickness Unto Death by Kierkegaard Søren, Hannay Alastair (z-lib.org)

不看了,开始是看不懂,单词都认识,不知道在讲什么。

找知乎上的解读看了看,引起了我强烈的存在危机感与不适,主要是我不信基督教,所以书里“为了使人受教益和得醒悟而做的基督教心理学解说 ” 对我没用。但绝望、恐惧和焦虑又是人类共同的。

我越来越觉得人傻是福,想那么多干嘛!吃吃睡睡也是八十来年。

米兰尼斯表带

买了一个山寨的,二十多块钱。

60B2EA9A-0FCF-40F3-BF56-71566A86FCDD

EA909C5B-C94B-4D81-9B31-BD5367162D13

这,,,iPhone 拍照显著不行,搞得我和推销身体乳的似的,还得小黑卡上:

8867FD8E-6968-4A62-80AB-09364A988633_1_105_c

48FBA8F5-9C37-4359-B9B2-A4EEDBB86A03_1_105_c

BF4CC4C9-8FD9-435D-A784-25FBD3A5704F_1_105_c

BB2C2418-86FE-4E66-AAED-F33BC95C508A_1_105_c

一下子高级感就上来了。

远远看着还行,和779元的原厂肯定比不了,不锈钢打磨挺粗糙的,磁铁也难看。

但这在20块钱面前都不是缺点,重点是带着还挺舒服的,就冲这点就值了。

长得乳化

这说法真*绝杀!

我今儿剃胡子一看摄像头里的我:“这长相岂不是就是乳化吗?小眼睛咪成一条缝?”

记得有一个孙笑川和他粉丝们(大多是普通男子大生)的合照,因为平均颜值一般而被人讽刺为:“大型如花现场”,可,,,这就是现实啊。

网易云音乐

有好几个月没用这个软件了。

忽然想找一首歌,翻以前整理的歌单,发现有一整个大类的歌都没了,只剩寥寥几首提示有其他版本上架。

还是本地存储靠谱,任何云都只能当一个中转站使用。

KMP 算法

就很奇怪,各种考研经验贴们说了无数次这个算法,通常的描述是:

一些较难的部分(例如KMP算法)可以先跳过。

集中攻破较难的部分(例如KMP算法)

就,,,我本来以为难得不得了,一看,这,,,不就两条规则吗,看个例子3分钟就学会了,有啥难的?

出的题目也不多,就考考概念和求next与nextval数组啊。

为什么这么多知识点光光挑它出来?

Vim 又救我一命

:g/^/m0 太强大了!

Explanation According to :help multi-repeat,

:g
and its cousin
:v
work in a two-pass manner. The first pass of
:g
marks every line matching
{pattern}
, while the second pass (apparently performed starting at the file's beginning and proceeding to the end) performs the
[cmd]
. The above use of
:g
takes advantage of the order the lines are processed in (which is probably okay, though probably not technically guaranteed). It works by first marking every line, then moving the first marked line to the top of the file, then moving the second to the top of the file (above the line moved previously), then the third marked line (again above the previously moved line), and so on until the last line in the file is moved to the top, effectively reversing the file. Note that if
:g
processed lines in any order other than from top to bottom, this command would not work.

机器学习结课作业

Screen Shot 2021-05-31 at 9.25.46 PM

Screen Shot 2021-05-31 at 10.34.15 PM

一下午东抄西糊搞完了。

其实我觉得 机器学习、多元统计、数据挖掘 完全就是一门课,非开三次反复教。

Rmrkdown 真是好东西,在 Typora 写一份markdown 就能无痛生成latex、word and beamer,然后beamer转成PPT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