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
梦
(一)又回到了日常的高中生活,只不过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超大的同步轨道空间站上。除了这个空间站的设定外,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一切东西都像是一种回忆,而不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体。
直到我打破了某种禁忌,触发了一个消灭我的protocol 我才得知:这个世界上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其余的场景都是自动化程序依据我的记忆创造出来的。
我:“What is the point?”
复制人/幻觉/程序:“我们要杀掉你然后复制出一个更加驯服的版本。”
我:“无论怎么折腾,这世界上的content 总数都不会变了,一个人又能撑起多大的水花?”
复制人/幻觉/程序:“我们可以复制多个你,然后让他们互相交配。”
我:“不,我说的是content,没有内容了,懂吗?一个人的DNA 再怎么扩增信息量就还是只要有那么大。”
(二)还是上一个场景,但是我在这个空间里逗留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同学:“你就来一个小时就走了,为什么不把下面这个音乐课上完呢?”
我:“是啊,但是我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毕竟我已经毕业了啊。”
(三)班主任正在统计考研状况表,我不禁感到庆幸:现在初中就开始考研了啊!幸亏我去年考过了。
班主任:你晚上留一下,和你爸妈打电话通知一下。
我拿出最新款的第十三代水果牌智能移动通讯设备专业加大版开始输号码,怎么都输不进去,想发短信也打不出字,字都成了emoji,这谁看得懂啊?
班主任:你好了没有?这么磨磨蹭蹭的?
我意识到这不对劲,这一定是个梦,然后开始疯狂扇自己耳光子,终于把自己打醒了。
(四)一个马力强劲(想象一下哈雷摩托车)的轮椅,加速把手在背后,稍微一拧就会起飞。
我要去离家最近的一个自行车店订车,小手一松,直接重开了(笑
严肃一点,当时的路面是比较崎岖的,动力突然增加的结果是轮椅整个侧翻到空中,然后头颅直接落地。眼前一黑,我知道大概是要死了,但是却没有一点痛苦。
(五)异世界交融的故事。
里世界是一个非常奇怪的设定,好像所有的智慧生命都是鱼🐟。在里面看的话就和人一样,如果到了外世界就变成鱼的形态。
里世界是因为一个很奇怪的私人情感原因被外世界所创造出来的(不是因为我哈,我在外世界的“外世界”),问题解决之后本来应该被一场大洪水完全毁灭,但是外世界的人发现了里世界的某种丰富矿场,决定把资源全部倒回来。里世界里的感受就是天崩地裂之后又什么事情都没有。在外世界的感受就是所有的地方都发了洪水,然后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鱼。因为渗透效应随着多余的水上了台阶的鱼家家户户都是,幸亏我会飞。
里世界崩塌之前的天庭派系斗争非常有意思,可惜睡醒之后就把细节忘掉了,大意是分成了两派,一派要建大方舟,另一派选择躺平。同意建大方舟的有四尊佛,但有三尊不知道是哪三尊。提交议案的那尊是里世界被创造出来原因的父亲(这个世界创造是因为他女儿)
其中有一个细节是这尊佛去火车站批条子,因为火车头不是国产的,缺一道手续,他说:这个世界再过24小时就毁灭了,你们在这里卡我一道有什么意思?
列车检查员:“我听说你们方舟是有内部票的?”
(六)衣上粮人:衣锦还乡整治一方水土的故事。原则上是怀旧科幻片(像天空上尉那种的),但是表达形式太过抽象化,看第二遍才勉强看懂。
一个比较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主角飞到自己的记忆空间中,天空中挂着他之前穿过的各种衣服、玩过的各种玩具,好多我在现实中都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但是仔细回忆起来确实是小时候用过的东西。
这个梦有极强的隐喻:我会最终衣锦还乡,治理一方水土吗?
(七)Kevin 回北京参加一个饭局,主理人给每人点了一个陪酒小姐。大山讲笑话,每个笑话500元,5个中文笑话,2个英文笑话,陪酒小姐是做捧眼的。第四个笑话中途被换掉了,因为涉及对河南人的歧视性描述,但是外宾根本听不懂。
(八)E杀朝的沙大仁:
夜晚的嘉兴,鸳鸯湖上漂泊着一艘渔船,它不打夜灯,也不急着划桨,缓缓荡荡地顺流而下。
“那是1982年,父亲的同党因为派系斗争被抄家,连夜让母亲和我去他们家将财产拉回来保存,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财富”
穿着绿军装的少年掀开油帆布的一角,瞬间一道金光闪烁着黑夜。莲蓬后面的妇人惊觉异样,赶忙把孩子纠回去重新将帆布盖好。
“一整船的黄金、钻石、碎美钞和小玩意,堆得满满当当,和当时我们身上穿的破军装产生了极大反差。”
“船回来不久,父亲就瘫痪在床了,巨量的财富立马引起了全家的矛盾。”
“二妈想勾引警卫员大柱,也是母亲的情夫,偷偷把财产分了。”
“大柱常年被母亲当做一个玩物,要不是老爷子还有一口气。。。”
“但是面对年老色衰的二妈,大柱也下不了手。”
(九)为什么要学英语?
其实到中间我已经有一点警惕了。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班长比我还大一岁。
“为什么要学英语呢,班长?我都23了,你都24了。我都开始学法语了,为什么现在还要来补习班学英语呢?”
我的同学也反应过来,用戏谑的语气问旁边的女同学:“请问你为什么要来学英语呢?”
“爸妈送我们来的呀!”
我越想越不对劲,最后决定试一下。“啪”得一下,像一个皮带狠狠抽了脑袋一样,我醒了。
George Hotz
真佩服Hotz 这种能直播连续写五六个小时代码的人。。。
关键人家还不近视。我看电脑一会儿眼睛就不行了,得看会儿书缓缓。。。缓缓也不能超过三小时,否则就会心烦气躁。
就算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行,剪辑、画画、调色基本都做不到全神贯注三小时以上。
秘诀好像是每隔两个小时做一次冥想,做完冥想之后,感觉他整个人都变了,语气非常温和,语速也变慢了。
笑死,有人问:I haven't found where my passion is.
Hotz: It doesn't work like that, when someone told me that you should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to find the passion. Well, you are climbing up the mountain, hiking down a desert, and when you sit down, suddenly find a passion to code a GPU driver?
热带的忧郁
无线电报的发明,几乎和电报线的建成同时在1922年左右,表示电报线一建成马上过时无效,变成前一个技术时代的考古遗物。这条电报线只有在1924年的时候,有过一次光荣时刻,当时的联邦政府由于圣保罗市的叛变而与内地完全隔绝。幸好有电报线存在,里约得以通过贝蓝姆(Belem)和玛瑞斯(Manaus)与库亚巴保持联系。但事件平息以后,电报线便开始衰退。少数在电报线沿线工作的热心者不是放弃回家,就是被外界遗忘。我至电报线沿线去的时候,他们已有好几年没有接到任何食物供应了。没有人有勇气干脆把电报线停废,但也没有人再表示任何兴趣。电线杆任其倾倒,电报线任其锈坏;最后仅存的几个看守沿线的管理站的人没有足够的勇气离开,事实上也没有能力离开;他们慢慢地死于疾病、饥饿与寂寞。
路上行舟那个烂尾的南美洲铁路工程也是,只不过那个督导员比较灵活,把建铁路的材料都偷卖光了。
波洛洛社会给研究人性的人提供一个教训。如果他肯听的话,土著报导人会描述给他听,就像他们描述给我听一样,他们的这两个村落半族如何要借由对方,并且是为了对方而生活而呼吸所跳的芭蕾;他们热烈地互相交换女人,交换财物,交换各种服务;使子女互婚,互埋死者,每一半族均给对方提供保证,保证生命是恒久的,社会是正义的,这个世界上充满无私的帮助。为了给这些真理提供证据,为了培养这些信念,他们的智者想出一整套很可观的世界观,把那套世界观具体表现于村落的格局、住所的安排方面。他们把所面对的种种矛盾加以组合,再重新组合,在接受某种立场的想法的时候,同时激烈地反对其他想法。把族群切开分为两半,参加不同的族群,并使之互相对立,把他们整个社会的与精神的生活变成一种微章,其中的对称之处与不对称之处又得到均衡,好像一个卡都卫欧妇人脸上的精细图案;卡都卫欧的美人也被同类的焦虑所苦,因而在一个意识较不明显的层次上,在脸上刻满图案线纹。然而,所有这一切到底是要表达些什么?那些半族,对反半族、氏族、亚氏族,如果以最近所做的观察的结论为导引,我们到底要得出怎样的结论?在这个看起来特别喜欢把一切复杂化的社会里面,每一氏族又区分成三群,上、中、下三群,在那些规定各个亚氏族的种种规则条例之外,再加上一条,上级的人必须娶上级的人,下级的人必须与下级的人结婚;换句话说,在兄弟机构的假象底下,波洛洛村落归根结底可以看做是分成三个族群,每个族群均内婚。三个社会不知不觉之中会永远分开、各自孤立,每个社会都关闭在一种自傲感之中,而那自傲感却连自己本身都不太明白,都用一些制度上的烟幕遮盖起来,结果是每个社会都变成这些设计的无意识的牺牲,这些设计的目的为何也不为其所知,无从发现。波洛洛人在他们的体系上面戴上那么一顶假装冒充死者的高冠是徒劳无功的:他们的努力,不可能比别的社会更成功;一个社会对于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关系,所发展出来的意象,最后追究起来,仍然只是在宗教思想的层面上,企图掩饰、美化或正义化存在于生者与生者之间的实际现实关系;想否认这项事实的一切努力,终归是不会成功的。
很难不让人联想我们这个社会不是一个高度refine 之后的波洛洛社会,毕竟全部的规制、传统,除了维持稳定之外并没有什么实用性上的道理,反倒和波洛洛人的一样absurd。
拨开云雾见天日,要看到哪些努力是有效的,哪些只是这个系统设计出来内耗你的。
33周年
看了一些当年广场上的照片,有的摄影构图很好,但是没有广为流传,真是可惜。
还有一些特别血腥的,真希望不要传播了,真正有力量的都是那些润物细无声的。
崔健他们当年居然也在广场上办过演唱会,可惜没有录像只有录音。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是这些东西都是美国人PS搞出来的,现在想想这个说话真是太荒谬了,完全是骗我们不会翻墙的90后的,这样一个可能有几亿人参与的活动&时代记忆怎么可能凭空被捏造出来呢?
Learn Vimscript the Hard Way (Steve Losh) (z-lib.org)
正式升级为vim 大师,笑)
自己写了一个vim 插件练练手:https://github.com/Gaochengzhi/vimColorSelector
Vimscript 真是一门糟糕的语言,主要是scope 设计得不好,而且是单线程的,了解一下就行了,决定转进学Nodejs 了。
端午节
1)我姥死活不信舍友刚一毕业就能在合肥拿到8k 一个月的工作,揣测要不是背后有关系,要不是吹牛。
但其实程序员要不就是这工资,要不直接失业了。
2)我姥:你研究生不能再这么混下去了,要谈谈恋爱!
我:谈恋爱简单,结婚就不行了。
我姥:谁说了?万一有爱情呢?
我:笑)也许吧。
3)我爸:找对象……你要有自信。
我:你这不是不符合客观实际吗?
我爸:你就当自己很富……
我:那你给我整一个帕拉梅拉试试?
我爸:笑死)给你整一个你都养不起!我给你算算保险、保养、油钱……加一起要XX万!
我:艹,梦碎了,这谁用得起?
Fallout 4
異塵餘生4?哦,原来是辐射四啊。
Bisqwit
这位50岁芬兰程序大神(关注他的时候主业是公交车司机和舞蹈教练)消失了一年原来是去念大学了,数理教育学,本科+研究生连读,一年读完(太强了吧??!)
备考高考要学13本数学,5本化学,两周不到读完之后开始刷题,考试是口试?然后过了。
本来第二专业要选物理学,想提前毕业鸡贼重新选了CS,学完了之后还是选了很多物理学的课,但是不计入学位里。
他说这一年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开心,要是不是疫情能允许线上教学的话他就不会念大学,因为不适应传统的课堂节奏,太低效了。
贴一下他在评论里的学习秘诀:
The first and most important factor for me was a spreadsheet, on which I put all the courses that I have begun, and under each course title I put all the tasks I have to do, such as week 1 exercise, week 1 peer review, week 2 exercise, … along with their associated deadline. I marked each task in red when its deadline was within one week, dark red when it was due next, and green+overstrike when it was completed. There was a separate section for exams, similarly structured. This allowed me to easily see where I am going and what I should do next. I would update the colors every day and after completing each exercise, and I would move the most urgent courses to the top of the page. This is how I could keep track of everything. Despite this, I occasionally forgot to do some peer reviews (by inadvertently marking it done), which concretely caused me to miss the highest course grade for Logic II and Statistics I. If you are going to cram your schedule, I definitely urge you to maintain such a spreadsheet. It was vital for me.
At first I tried to follow all lectures, but eventually, I stopped attending any lectures except those that have mandatory participation or those that I was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If the subject was particularly difficult, I would watch&listen to the lecture VoDs in a dedicated session at the beginning of my personal weekly session of doing the exercises for that course. For Interactions and Bodies and for Statistics I, if I had realized from get-go that the VoDs were as useful as they were, I would have done it from the start and had a significantly easier time with the courses.
I never attended any exercise sessions (laskarit), something that most students definitely require and find invaluable. These sessions are where an instructor would be present, and students could ask for guidance on particular exercise questions. I also never did any voluntary/practice exercises; but only those that directly influence the course grade. I relied on my wits to get me through the exercises: when I didn’t understand something, I would first attempt to learn it from the course material (book/booklet/whatever), and failing that, look for lectures that teach it. Failing that, I would accept that I get zero points for the exercise and I would try to learn it from the model solutions that are posted after the exercise return deadline closes. This method is definitely not suitable for everyone.
It also caused my answers to often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model answers, as I came up with the answer (usually correctly) by deducing it from what I already knew rather than by following the method taught at the course. Sometimes I was penalized for that, sometimes no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gambling the peer reviews.
Not attending lectures definitely contributed to me getting bad grades for Algebraic Structures II, for Series, and for Linear Algebra II (the course materials for those three left something to be hoped for), but overall, the time cost by far outweighed the benefit of attending lectures.
For most courses, I tried my best (barring the aforementioned constraints). An exception was Mathematics of Machine Learning I, which was extracurricular for me* (although I am requesting it to be included in my degree), which is why I quit doing exercises for the course mid-way through, when I had calculated that I am already guaranteed at least 3 for the grade; and for the Linear Algebra series, where I never returned extra credits exercises due to them being particularly time-consuming.
*) I also began doing Mathematics of Machine Learning II, but the course was organized very differently compared to the first part, and there was mandatory attendance bullshit that caused me to drop this optional course early on. This is what the poop icon in my listing denotes on that course. There were also a few other poop-marked courses; all of those were courses or exams that I had signed up for, but cancelled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怎么一个个都去上学去了??!下一步是不是要结婚???
找实习
笑)根本没人要。
其实小城市完全不卡学历,最关键的是工作经历和核心技能,而这恰恰就是大学生完全没有的。
毕业
第一次有这种伤春的感觉,感觉之前离别都是稀里糊涂的。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大学生活就要过去了。
看着室友一个个离开,我瞬间有一种参加funeral 的感觉,只不过死去的是我们的青春(?)
我觉得我最后一定会舍不得的,但是时间就是这样,永远不会倒流。
过完了人生最放松、最没有压力的四年,未来才是真正的考验。
还是向前看吧!
Learning French
油管法语学习资源太多,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方法就是哪个美女老师更好看。。。
很奇怪,alphabet 是到master 阶段才开始教,beginner 只能学自我介绍。但是字母表都不会怎么学发音呢?
要从零开始自主学习一门语言真是太有挑战性了!
之前一直很奇怪,第1个背单词的软件为什么每一个名词前面要加一个介词,比如说apple它就会叫你背the apple,the orange。
Dolingo学到第3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每个名字前面的介词都不一样。有的le,la,les, 都是the 的意思。
a 好一点,只有un 和 une,但是每个单词也不一样。比如说披萨和橘子是阴性,而猫是阳性。
Stack overflow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太完美了!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上一个VPS 终端能用,这一个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要经过复杂的配置。
自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现在忽然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可以做几乎任何想做的事情,肆意地当众挥霍时间。在这之前是完全不能想象的,因为身上总有一系列重要的任务,然后他们会说:快把时间放在什么什么上,不要浪费精力,快去做什么什么。
现在,之前的事情都已经几乎完全失败,而后面的任务完全不是时间稀缺型的,比如说讨老婆生小孩儿,这个也不能一急、一努力、一抓紧就能有一点progress,人生已经完全过完了,之后怎么浪费时间都不要紧了。
之前搞点side project 都要偷偷做,被发现数落半天:你就是这么堕落的,现在每天在家大声学法语都没事,真棒👍🏻!
iPad
买了个iPad,开始准备在咸鱼买,结果发现也没便宜几百块,还好脏,怕买到假的,就去苹果官网买。都已经点了付款,结果告诉我要等十几天才能发货,这效率真美国人。随即到淘宝下单,隔日就能送达,还是中国速度👍
Ipad 确实是阅读神器,看文档心静下来很多,眼睛也很舒服。
要是早一点买就好了。
Universal control 是一个让人感觉非常惊讶的功能,一方面是惊讶其体验效果如此之好,另一方面也是惊讶这么好的功能为什么到现在才有,按理说支持2016年以来的老款设备就说明在硬件上是没有多少瓶颈的。
小红书
小红书真是一个健身APP,我开始还奇怪为什么我妈下了小红书之后开始疯狂健身,, 我现在:看一会儿小红书美女,,,卧槽这不行啊,赶紧去健身去学习。
有一说一,这也太雌竞了,我一男的看着都焦虑。
槽逻辑
最近看了这个UP 不少视频,让我对体制内运行逻辑又有了新的理解。
我之前设想的各种改善生活中低效率的设想很多从根本上就错了,因为很多部门压根就是凭空创造出来的,根本就没关注效率,稳定和受益才是第一的。
实习
我真是鬼迷心窍了,闲着没事非要找个实习来做!
🆘救,别996了,8小时班我都上不下来,一天都撑不下去了!
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上工,晚上学习到老晚,梦回高中。
第一天上来就做功能,零注释,零文档,看了一天代码,啥啥做不出来,frustration MAX。
中午只能躺椅子上睡半小时,半躺不躺,一天下来精疲力尽,回到家只想睡觉。
真是自寻死路啊,之前天天在家躺着不舒服吗?现在下班之后什么都做不了,连玩手机都玩不动了。
笑死,问了项目说是外包的。师傅自己也不会,怪不得要招人。
程序员这工作和我想得很不一样,所有人都被妄想中的高工资迷惑了,没人说说这工作本身有多糟糕:
- 除非是初创公司,否则你大概是要在一个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大粪工程上翻腾,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 每天久坐不起埋头看文档,同事之间很少协作,与人交流能力退化。
下厂参加生产流程调研,笑死,压根没有流水线,都是人力搬运零件,从一个大桌子到另外一个大桌子。
Vue-cli 还有overwritten,为什么react 不能一把子支持了?
我觉得rust 编译器很多令人讨喜的特性clang 以后应该也能做到啊,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编译错误提示,